●適應“陌生人社會”、向陌生人釋放應有的慈善情懷,是當下人人需要過關的一道考題。這既有賴於政府有所作為,也需要公民改變理念,使慈善成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
  近日,長沙一位老人在外出晨練的路上,心臟病突發,倒地不起。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,有49人從他身邊經過,卻沒有一個人出手相助。因搶救不及時,老人停止了呼吸。
  無獨有偶,前兩天蘇州唐大媽下雨天騎自行車滑倒,唐大媽對路人喊“我不會訛你們”,但也沒人上前扶老人。
  對摔倒的老人視而不見,路人也許是害怕被老人訛詐,想著那麼多人過去都沒扶,我幹嘛要扶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  在我們的身邊,類似的現象不少見。看到社交平臺里朋友發佈的給貧困兒童捐衣物的信息,只當沒看見,轉身把整理的衣物扔垃圾桶;看見街邊行乞的孩子,也許隨手拍照,就能幫被拐兒童找到父母,又怕孩子不是被拐的,也就快步走過;有人問路,當沒聽見,一飄而過……
  這些隨手就能做的慈善,其實沒那麼難。訛詐路人的“假摔”老人畢竟還是少數,不扶老人也還可以撥打110或119,讓警察和救護車來幫老人。扶起來其實也沒事,可以用手機先拍照,老人的醫葯費也有渠道支付,醫保、新農合、應急救助金,一些地方還專門有“老人救助基金”等。尋人信息即使是假的,轉發信息對自身也沒損害,寄衣物也不費多少錢。大部分人之所以不願意做,錶面上看,是害怕被老人訛詐怕麻煩,往深里看,也許大家早已習慣對陌生人漠視不理,甚至是麻木了。
  對陌生人求助的漠視和麻木,是兩種社會不信任交織的結果。我國已進入“陌生人社會”,人們不再天天處在鄉裡鄉親熟人堆里。而慈善所處的公益行業仍是新生事物,善款去向的披露、使用、監督等制度尚不健全,“郭美美事件”一度抹黑了公益行業,扼殺了人們的信任。對陌生人的不信任,對慈善本身的存疑,使得49名路人扶不起老人,漠視陌生人成為社會“流行病”。
  治療“流行病”,需要制度來護航。比如應建立完善的救助體系,以及幫助施救者的制度,使人們伸手救助的時候不怕被訛。同時建立導向制度,就像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,做義工、志願服務做得多的,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、受教育機會等等。
  但從慈善的本質來看,讓人人隨手慈善,更需要改變的是個人對慈善的認識和理解。慈善本就是一種自發行為,一種生活方式,體現的是個人素質,就像“今天穿什麼衣服”“吃什麼東西”那樣平常。它很普通,並不是有錢人的特定標簽,也不是捐錢捐物才是慈善。大災大難的時候,大企業、富人捐錢是慈善,普通人當志願者在災區搬水搬物,也是慈善。平常生活中,有人問路幫指下路,有人摔倒扶起來,這些也是慈善。
  在一些發達國家,人們普遍認為做慈善公益的人才是一個精神健全的人。這種認識符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因其滿足了人們自我實現的精神需求。我國仍處在發展的階段,整個社會尚處在從“熟人社會”向“陌生人社會”轉型的過程中,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提出很高的要求。但是,作為一名法治社會中的公民,如何適應“陌生人社會”,向陌生人釋放應有的慈善情懷,提升自我素質,是一道人人都需要過關的考題。這既需要政府有所作為,也需要公民改變理念,接納慈善,使之成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,飽滿自己的人生,也能讓自己的老年更有尊嚴。
 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fogzladoxdd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